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节 (第1/3页)
连最温柔的大公主都生气了,更何况其他的兄弟姐妹?保康这次犯皮,最终以答应帮忙匠人们研究怀表,人手一只才是过去。 当然,去和汗阿玛请求在宫里建冲水马桶,也是必不可少的。 保康摸摸鼻子,感觉他这次输了面子,小小的焉巴,但是他的兄弟姐妹们特开心。 保康:“……” 保康吃完一顿余姚美食稍稍缓解,刚感叹完软、香、甜、糯、松、滑的雪菜大黄鱼,果真甬菜之魂也,剩下的那点儿小“焉巴”,也在打架中消散。 无他,刺杀顾炎武的人居然当着他的面动手,还试图拿他做“人质”,保康那当然要出手。 答应他汗阿玛不能“亲自动手”,可他可以“亲自动脚”不是? 夕阳满天,晚霞火红绚烂,小河边只有几个顽皮的孩子贪玩不肯回家吃饭,就见保康一个飞身而起,一脚揣在那个举着大刀冲向顾炎武老师的刺客,接着一脚踹在另一个刺客的脑袋上,再一个回旋踢腿,一脚揣向另外一个刺客的脖子…… 圆圆胖胖的三头身在空中飞舞,只看到红色小僧衣衣角飞舞的顽皮和开心。 跟着的暗卫们默默地放回去手里的武器。 顾炎武老师刚抽出来软剑,发现刺客们一个个的都躺平了,他看着一面自觉表现良好等候夸夸的小学生,笑得前所未有的痛快。 “好,好。我们快乐大师的腿上功夫,甚是了得。” 保康自以为他的动作“行云流水般的优雅”,听到夸夸也“矜持且谦虚”地笑,志满意得的小样儿:“保康保护老师。” 顾炎武哈哈哈大笑,笑完后抱着小学生还笑。 只有躲到草丛里的小孩子真的觉得——“三下五除二,他一个人收拾了这七八个大汉,是真厉害”。 其中一个男孩子大着胆子冒头:“大师,大师你收徒弟吗?” 保康看他们一眼,笑得友好和善,也是真谦虚:“阿弥陀佛。小和尚还未出师,不收徒。” 保康倒是想做做“师父”,可他那功夫,哪里能够收徒弟?保康甩甩脑袋,吩咐等候命令的侍卫们抓这些刺客去官府,接着就呱呱和顾炎武问问题。 “老师,他们是不是经常这般袭击老师?” “老师,你知道他们是谁派来的吗?保康去打他们。” “老师,保康很厉害,还有之前陷害你蹲大牢的人,保康也帮老师打回去。” 第76章 顾炎武的一生, 可谓坎坷。 江南自古富庶, 也是文风昌盛之地,文化世族和豪门右族、科举簪缨世家比比皆是。顾炎武出生在江苏府的着姓望族顾家, 襁褓中的时候过继给一个去世的堂伯, 有嗣母照顾他长大。 嗣母对他的一生, 影响巨大。 顾家, 是当地的原住民,但是他们不是江南势力最大的人。自从五胡乱华晋室南渡, 王、谢、庾、蔡等等北方士族来到江南, 受打压的便是江南本地人。 顾炎武生活的昆山、太仓、嘉定一带,向来是北方士族染指甚深的区域, 作为土着世家之一的顾姓后人,顾炎武自小便明白挤压中生存的艰难。 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一个地方的资源就那么多。朝代更替, 时代轮回, 顾、陆、朱、王这些土着大姓代代人饱含酸楚,却也血性尚存, 他的嗣母便是其中之一。 嗣母寡居,一心照顾他长大。家道中落,生活困难, 嗣母更是呕心沥血,一切只为了他将来科举高中、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白天辛苦纺织做布卖, 晚上自己读书到二更, 也领着他读书到二更, 培养他学习的兴趣。顾炎武在这样的母亲身边长大,自然也是坚强且好强。 十八岁参加科举,奈何因为他“太过博学”答卷不符合科举规矩没有高中,几次科举失败后顾炎武对于科举之事心灰意冷,干脆四处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按照自己的爱好学习读书。 他为人仗义,学问又好,家世也好,家产这些年也蒸蒸日上,江南的巍科达官、鸿儒显贵、望族名流纷纷接纳他,他也确实交到很多朋友。 可是,天下要乱了。 顾炎武三十岁,李自成起事,顾家作为当地望族之一被抢劫一番;明朝亡了,大清入关了,他和很多江南士族一起抗清,他的家里又被抢劫一次,这次是因为江南的奴仆起事。 江南的很多名门望族在前面抗清,家里被奴仆抢劫一空,前朝徐霞客的后人一家还被打杀一番,只有回娘家探亲的一个孙媳妇和两个孩子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