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488章 龙虎风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8章 龙虎风云 (第7/11页)

南三部民族的混合物,所以世人的片断的开辟神话也是混合物。始创天地的盘古神话,本发生于南方,经过了中部文人的采用修改而成为中华民族的神话;现存可信的材料为徐整《三五历纪》的记载。”进而认为,后来的一些著作特别指南朝时任昉《述异记》中提到的其他地方有盘古地名、祭祀盘古的庙宇及活动等,“也帮助世人想象盘古的神话本产生于南方而渐渐北行的。”所以说,茅盾先生是第一位通过对三国时期徐整《三五历纪》有关盘古神话记载的分析与研究,精辟地阐明盘古神话起源于南方,两粤以及盘古神话北传的过程与原因的学者。袁珂在1979年部族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古神话选释》中注释任昉《述异记》所载的“桂林有盘古氏祠”时云:“桂林,秦置郡名,约有今桂西壮族自治区的全部地方。其后三国吴也设桂林郡,治所在现在桂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其后南刘所置桂林郡,治所也在这里。此处所说的桂林,即指桂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又说:“如今桂西壮族自治区,介在岑溪县和容县之间,还有一个小镇,就叫‘盘古’。”在解说盘古神话时,引刘锡蕃《岭表纪蛮》记载的,“瑶族称盘古为盘王。每逢天旱,一定要向盘王祈祷,并且抬盘王的像游行田间,巡视禾稼。”还说:“徐整作《三五历纪》,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盘瓠或盘古的传说,综合了古神话里开辟诸神的面影,再加上经典中哲理的成分和自己的推想,才塑造了一个开天辟地的伟大盘古,成为部族华民族的共同的老祖宗。第一次通过对南朝人任昉《述异记》中有关“桂林有盘古祠”的记载的研究,指明昔“桂林盘古祠”在后世的桂西象州县;但是他认为三国时徐整《三五历纪》中有关盘古神话的记载是吸收了南方少数民族盘瓠或盘古的传说。

    ??另外,近年来,随着盘古文化价值的回归,不少地方加强了对盘古这个超级ip的调查、研究和开发,湘南省的一些学者根据沅陵新发现的文化遗存及信仰习俗,认为沅陵县是盘古神话的起源地,当地的“五溪蛮”是盘古神话的始创民族,即三国时期归附刘备的沙摩柯所在部族。所谓盘瓠传说,按照《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的,“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盘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也有云“盘瓠死,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裁制皆有尾。其母白帝,赐以名山,其后滋蔓,车曰蛮夷。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持盘古神话源于苗瑶民族或由盘瓠神话衍化而来之说,清朝末年的苏时学和夏曾佑是最先提出盘古神话源自苗族说的学者。夏曾佑先生曾于辛亥革命后担任首都图书馆馆长。在他所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即今《大学丛书》之《中国古代史》有云:“今按盘古之名,古籍不见,疑非汉族旧有之说,或盘古盘瓠音近,盘瓠为苗蛮之祖;……故南海独有盘古墓,桂林又有盘古祠。不然,吾族古皇并在北方,何盘古独居南荒哉?”他由此断定,汉民族把南方盘瓠神话误袭为己有。

    ??苏时学著《瑶山笔话》一书时,按照《后汉书·南蛮列传》记载的盘瓠传说,认为“盘古乃盘瓠之象转”。后来许多学者也多持此“音转”之说。另外还有伏羲、女娲演变说或“音转”说。闻一多、顾颉刚、王晖、马卉欣、张振犁等先生均有论著或专文论述。以闻一多、顾颉刚、王晖三先生为代表的主张中原说,主要是从史籍记载的伏羲、女娲和盘古的形象、神话的内容以及训诂等考究,认为是伏羲、女娲神话在先,而后演变为盘古神话。闻一多先生《神话与诗。伏羲考》一文认为:“伏羲与盘瓠不过是一类之转,两者乃出于同源。”还说:“盘古即匏瓠,也就是葫芦,也就是包。”王晖先生则通过对古文献中“亳”字音、义的考辨,认为盘古是由上古的土地神,社神“亳”之象转而成。认为盘古、盘瓠、女娲、伏羲都是同源的。同时可以作为佐证的是,伏羲所谓之太昊,以及东皇所谓之太一,也同出盘古王表中三皇之一的泰皇,也出自巴蜀苗蛮系。

    ??巴蜀苗蛮随着各混血种族的进化,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文明的演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各种族间实力差距有了明显变化。在五氏古神风光不再之后,中原龙蛇起陆,巴蜀名为盘古氏的族群则首先开启了古神之名义的战端。演变为了诸神之战。所有进入巴蜀的五氏遗民种族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古神的战争。盘古氏的族长孤傲且强大,他们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出了璀璨的文明,拥有着极高的科技技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自豪慢慢变成了种族优越感,他们认为世界应该受他们的支配,所有其他的种族都要臣服于盘古氏,终于,在野心的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