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6节 (第1/1页)
比如这样的招安,也不要只针对田夫人,完全可以针对这些年来在朝廷都有名号的海盗,集体发布。 除去那些大奸大恶,跟朝廷作对多年,结下生死大仇的,其余人等只要愿意投诚,都可宽容。要是有人愿意为了表忠,去杀了那些奸恶头子,来当投名状就更好不过了。 当然,海防线的维护也不能光靠这些海盗,朝廷水师也要加强培训。是不是也能借此机会,也学习下海盗们? 有些老海盗的海防图和海上作战经验,可是比水师都厉害。 …… 首辅王恽笑而不语,但早命人运笔如飞,将群臣这些一条条,一项项的建议记录下来。等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得嘴都干了。王大人才起身,做了个总结。 “戚老都督还在养病,此事不如就着兵部刘大人负责,跟九军都督府先商议个章程出来,再报与陛下,择定人选落实,可好?” 永泰帝能说不好吗? 他就算再想弄死程岳,也不能拿自家的江山开玩笑。此时,也只得无奈的点了头,“准奏。” 群臣们一看,心里便有谱了。 当下,一直没找着机会的张诚将军便主动提了出来,“臣看英王府与海盗勾结一事,纯属误会,不必再提了吧?” 就是就是。 不过两颗珍珠,算得了什么? 若因此平定海疆,那才是真正的功绩呢。 当下便有人道,“那薛夫人不过丫鬟出身,能有多高的眼光?私藏金色珍珠,恐怕也是无心之失。只薛指挥治家不严,闹出这样误会,倒是不可不惩戒一番。不如将他调离京城,去地方效力几年,再行定论吧。” 第581章人品 如此甚好。 若薛东野调离了京城,就算那珍珠来得有些蹊跷,也不担心会危害到皇上什么事了。 刘大人在肚里一琢磨,便表示兵部之前报上来,黔州任所上现有个空缺。 那儿土著众多,四周除了山还是山,连块平地都没有,跟海八竿子打不着,不如把人调那儿去? 这当然是看在程岳的面子上。 到底薛少夫人是王妃的丫鬟,虽因婆婆不懂事,闹出了这档子事,但薛少夫人却还是努力的维护着英王妃。想必英王府也不愿意看到薛家当真就被打压下去。 要说黔州那地方虽穷,但只要好生经营,却是有些功劳可立,日后也好升迁。 小小一个薛东野,并不放在皇上眼里,所以无可无不可的允了。 甚至连那两颗本该上贡的金色珍珠,他也不是很在意,还命人发还给薛家,不要说他夺一个妇人的私房。只是程岳,这个可能害死傅荣,他私生子的家伙,到底要怎么处置? 谢应台咬牙,再一次站了出来,“臣,还有事要检举!” 群臣皱眉,这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今日一定要咬死英王府吗? 谢应台也真是没办法了,他今天已经出了大丑,要是不能扳回一局,皇上紧接着,就该处置谢家了。 所以他破釜沉舟般,抛出了第二件事,“臣检举,吏部考功司吏员宁怀瑜,收受官员贿赂,涂改官员履历,证据确凿!这件事,英王爷是否也是一早知晓,亲亲相隐?” 他想先声夺人,镇住程岳。 毕竟,程岳为了妻子娘家一个失踪多年的舅舅,都可以公然亲亲相隐。他就不信,程岳能放着妻子的亲大伯不管。 如果程岳再敢承认,他会有无数的厉害杀招等着他。 可谢应台,再一次料错了。 程岳依旧淡定的看着他,就象看着陷入穷途末路的绝望老兽。 “满京城都知道,我岳父和那位宁大人早已分家。那位宁大人也已自立门户,甚至改姓为邹。且他是朝廷命官,他做过什么,我全然不知,也不会过问。倒是谢大人,一直主持吏部,您手底下的官员收受贿赂,您若是早已知晓,为何不早些揭发?非要等到此时才说,究竟所为何故?” 谢应台给问得一噎。 而这一回,程岳也不必孤军奋战了。 王恽直接强势插话,“那位宁大人,嗯,如今是邹贤邹大人,应是官居六品。他若不是谋反,只是收受贿赂,此事还拿不到大朝会上来议论。回头谢大人把证据直接交给大理寺,由大理寺查明上报即可。” 宁怀瑜最后的结果,无非丢官罢职,严重一点就充军发配,还连累不到宁程两家。 官员如果为了平民百姓的亲戚出头,世人还会赞他一句仗义顾家,但若是为了一个官员亲戚出头,那就犯了官场大忌。 因为官是皇上封的,首先得为国尽忠,才能尽亲戚本份。若是本末倒置,马上皇上就能问他的罪了。 永泰帝眼巴巴的看着,可程岳就是不上当,连半句求情的话也不说,甚至微微垂眸,似是养起了神。 于是,皇上很生气,瞪向了谢应台。 这个老东西,一点事情都办不好,还要你何用? 谢应台也真是无法可想了。 他只能悄悄退回半步,意图让龙椅上的那位淡忘他的存在。可他企图蒙混过关,程岳却是忽地睁开了眼。 “谢大人检举了我好几桩事,不如要如何解释令孙带头逼宫之事?本王愿闻其详!” 狠! 许多官员原以为程岳决定放谢家一马了,起码在明面上不会正面开战,谁知道,他就开战了。 挑起了谢家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而且毫不掩饰的一句话,直接把谢家逼进死胡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