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第1/2页)
时至七夕,暑热渐散,已有几分秋风渐来之意。 听说忠靖侯夫人过府做客,史家大姑娘湘云也随同前来。 三春带着林家姊妹过去相看,在史太君屋里就看见一个圆润和气的年轻妇人坐在下首与史太君说着话,那穿着大红裳裙的姑娘应当便是湘云,跟在妇人身后的仆妇抱着一个才三四岁的幼童。 嫣玉已是猜测到年轻妇人便是忠靖侯史鼎的继室夫人,那孩子便是忠靖侯的幼子史珩。 “这是忠靖侯夫人。”史太君言笑晏晏地告诉姑娘们,又同忠靖侯夫人一一介绍几个姑娘。 史家与贾家是姻亲,想来忠靖侯夫人鲜少出来走亲戚,连贾家的三个姑娘也不认得。 史太君让乳娘将史珩抱给她看看,孩子在乳娘怀里扭捏着,似乎是有些怕生人。 忠靖侯夫人才尬笑道:“珩哥儿被我惯坏了,我家老爷便让我常带珩哥儿出来走走。” “平素都有奶嬷嬷照看着,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史太君向来喜欢孩子,望着珩哥儿就轻笑着说。 看见湘云坐在下首望着三春面有喜色,史太君就让她们几个姑娘各自去玩。 出了正屋,探春才熟络地向湘云问:“云妹妹,怎么忠靖侯夫人也过来了?”显然从前忠靖侯夫人确是少与荣国府走动。 “我也不甚清楚。”湘云摇头,又展笑同嫣玉黛玉姊妹说起,“我还是初次见到林家姐姐呢。” “之前听三妹妹说起过云妹妹,可惜到现在才能得见。”嫣玉便说。 湘云一团喜气,回头嫣然笑起问探春:“三姐姐莫是与林家姐姐专说我的坏话吧?” 探春气鼓鼓地撇过头:“我岂会这样!” 正说着,湘云的丫鬟翠缕匆匆过来:“姑娘,瑾大爷过来了,正在前厅同政老爷说话。” “瑾大哥哥定是不放心你。”探春含笑趣她道。 那瑾大爷想必就是忠靖侯世子史瑾,看起来史瑾和湘云的兄妹感情很不错。 湘云眉然笑意,回头同翠缕说:“让大哥哥在花门等我半刻,我即过去。” 翠缕却虚扶着湘云笑着说道:“姑娘是不知,瑾大爷派人送来好多夏鲜的瓜果,是孝敬给老太太的。老太太直夸瑾大爷懂事孝顺,还留了瑾大爷进来说话。” 嫣玉侧耳倾听着她们的话,心中越发警醒,想起也许这是见到史瑾的机会;到时候用灵力悄悄将穆莨的信塞入史瑾的衣袖里,也算是完成了穆莨的嘱托。 如此想来,嫣玉微霁。 惜春拉着湘云悄声问她:“你家三夫人可知晓?” 湘云却微微变了神色,才细声道:“大哥哥说想要参加文举,最近搬到学堂去住了。” 想来湘云都未曾想过这其中不妥,才未有犹豫地说出来。 史瑾既是忠靖侯世子,如今却搬出去住到学堂。无论出于何种缘由,旁人都会认为忠靖侯家宅不宁;忠靖侯的继夫人已经生下孩子,而世子是先夫人留下的孩子,不免要让人怀疑到嫡庶之争。 三春和湘云都还涉世未深,想到史瑾刚中了举人,这在公卿家小一辈中还是头一份的,他想要安心准备春闱也能理解。 这种说辞也就只有她们能够信以为真。 嫣玉抬头正好看见黛玉微不可见地蹙眉,不过瞬刻就舒展如旧。 “云妹妹,三夫人的母家可是文氏?”嫣玉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从前不知是曾听谁说起过,忠靖侯史鼎的续弦是文尚书的侄女,算起来如今忠靖侯已是赵王的人了。 就看见湘云点了头:“嫣姐姐也知道?” 嫣玉胡扯:“似曾听母亲提起过。” 三春都未再在意此事,进了暖阁坐下就谈论起七夕诸事。 午间尚是晴空万里烈日艳阳,从暖阁出来却已见黑云压城之势。 嫣玉回头与黛玉说:“玉儿,你先回屋去吧。” “那姐姐早些回来。”黛玉见嫣玉未说,她也没有问起,只轻笑道。 逾白打了伞跟在嫣玉身边出了院子:“姑娘要去哪里?” 嫣玉慢慢停下脚步:“最近有些闷了,就出来随便走走。” 看见层云风卷,许是大雨将至。 听见脚步声朝这边走过来,沉重缓行,应是有一个男子由远及近正向这边走过来。 “逾白姐姐,刚才我的帕子好似落在来时的路上了,你帮我去看看,可好?”嫣玉才回首与逾白道。 “那姑娘可别随便走,我要找不到姑娘了。”逾白闻言匆匆而去,消失在长廊影下。 嫣玉藏身在树丛后,半刻钟后就看见一个年轻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