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节 (第2/3页)
了上顿没下顿,只能靠蹭,为了申请奖学金几天几夜不敢离开实验室半步,要不是她辛苦为自己筹谋打算,哪来的今日? 穷怕了,经历过这么苦的日子,她见到这些温室里的娇花,就觉得上天不公。凭什么她们生下来就拥有一切,她却需要辛辛苦苦抢夺,得到的还不如她们十分之一? 车子到宁奶奶家楼下时候,刚刚踩着早饭时间。 宁父如今生意做得大,农场都开到了澳大利亚,一年不回国几次,一进门,亲戚们都簇拥上来,亲热招呼。周映的事,他早前就和家里打过招呼,一听说是留学硕士,众人一口一个嫂子,叫得宁佳书耳朵疼。 小些的堂弟堂妹倒是和宁佳书亲热,大抵是看她长得好看,都悄悄抓了盘子里的瓜子和糖果过来塞给她,宁佳书这会儿倒是来者不拒了,都往包里揣。 那边这么热闹,她这边太冷清,岂不是输了阵势。 出乎宁佳书意料的是,周映那二流大学的硕士学位,连宁奶奶这个老封君都唬住了,加之周映现在怀了孙儿,更是对她另眼相看,越瞧越满意,嘘寒问暖,亲热得不得了。 宁父是她最骄傲的儿子,早年成绩好,进了最好的机关,如今生意也做得最大,如今找了个年轻的、学历也想当的女朋友,真是锦上添花。 一时之间,周映的风头竟把那些争宠的妯娌都盖了过去,更别提被她遗忘在角落里的孙女宁佳书了。 第48章 周映是单亲家庭, 下午因为要和她妈第一次见面, 宁父在外面酒楼定了桌子。 宁佳书不情不愿坐了整早, 早就不耐烦了,本打算直接拎包走,可宁父拉着女儿, 一直和她说话,又没溜成。 下午饭时间,一大家子到了餐厅,宁佳书也第一次见到周映母亲。 五十来岁, 面黄微瘦, 看得出换了新衣服, 但举手投足间的拘谨局促挡不住, 和周映的光鲜大方截然不同。说实话, 如果不是约出来吃饭, 走在路上, 宁佳书可能不会把母女两人联系在一块。 宁父率先问了好,周映母亲显然对宁父这个女婿很满意, 说话很客气,只不过她开口的一瞬间,宁佳书便回头去望宁奶奶的脸色。 果不其然,老人的笑意顿时落下来几分。 周映的上海话讲得地道,普通话里也带几分若有若无的上海口音,她先前以为是本地人,周映也没否认, 现在看起来,是后来学的。 老太太年轻时候当过知青 ,她活得小气精致,跟农村格格不入,自觉得受尽了苦楚委屈好不容易才返城,从此对乡下人的偏见根深蒂固,这点从她对儿媳的态度便可见一斑,儿子结婚十来年还鸡蛋里挑骨头发作宁母做菜碗大量多,味道敷衍,不知道从哪个山疙瘩里出来的,对另一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土著儿媳却从来不说半句。 到了吃饭,老太太的热络便少了许多,只是至少到底顾忌着周映的肚子,没有把面子落到底。 前后态度变化之大,实在叫宁佳书唏嘘,在桌底下和霍钦发消息时候,旁边三代上海土著的婶婶凑过来和她说话。大概是老太太的态度让她放心不少,这便放松下来。 “……佳书啊,今年还是没带男朋友回来哦?” 宁佳书的婚恋问题这几年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她们关注的焦点,一年一提。 “工作忙,没时间。”宁佳书眼皮也没抬,含混敷衍。 霍钦大抵在忙,许久没回消息。 他这么礼貌的人,自然不会像她当着长辈的面儿低头玩手机。 女人没有意会到宁佳书说的是哪个“没时间”,以为她还像往年单着,说着说着便和她老调重弹,讲起自己娘家条件优越适龄待娶的弟弟。 宁佳书听得不耐烦,故作惊讶,“哦,我想起来了婶婶,像您弟弟条件这么好的,怎么还没娶老婆?我记得都好几年了……” 婶婶被堵得讪讪,勉强笑,“你们年轻人不都这样吗……眼光高,挑来挑去的。” 宁佳书大抵也猜得到大家为什么热衷于给她介绍婚事,她爸有钱又疼她,只要不往高了嫁,到哪里都是香饽饽。 席间她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