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冕服 (第2/2页)
整理了一下衣裳,跳下马车,而后大摇大摆的进了皇城,踩着白玉阶一步一步的上了乾元殿。 “孟良辰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万岁!” 皇帝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叫起,而是对着一旁的赵来金道:“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梁王次子孟良辰聪慧机敏,在福州屡立奇功……于崇明堂任职,官居一品,任锦衣卫大都督!” 话毕,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孟良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在此跪拜道:“臣领旨,谢皇上恩典!” 皇帝嗯了一声道:“起身吧,莫要辜负朕的一片信任。” “臣,定不负皇上所托。” “皇上!” 大殿内,除了孟良辰自己,还有知情的孟良荀和长宁侯未动,其余人齐刷刷的跪了一地,场面甚为壮观。 “请皇上收回旨意!” “孟良辰虽然是梁王嫡子,但是没有一官半职,就算在福州立得莫大的功勋,也不足以一跃官居一品任大都督一职。皇上此举至天下文人何在,至保家卫国的儿郎们何在?” 孟良辰眼观鼻鼻观心的装死。 皇上见他并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只得自己开口:“爱卿是在质疑朕还是为自己喊不公?” “臣不敢,臣请皇上三思,锦衣卫大都督何其重要,孟良辰,他才十五岁啊!” “有志不在年高,无成空活百岁。什么时候年龄成了做官的障碍了?”孟良辰突然开口,看着地上的曲丞相道:“曲相说我不行,不如我回了皇上,这大都督一职让相爷来做如何?” “你!”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居高临下的将下方每一个人的神色都收进眼底。 对孟良辰突然接话发难他觉得很满意 。 孟良辰不知,继续怼曲丞相:“不知丞相以为这锦衣卫大都督一职谁来坐最合适?” 曲宗居拂袖起身道:“本相不与你这黄口小儿逞口舌之快 。” “啧啧啧,曲相爷,您这是年龄歧视啊,这可不太好,日后我们同朝为官,又是同级,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这样才能帮皇上分忧啊!” 身后的人已经三三两两的起身,看着曲宗居被孟良辰缠上心中默默庆幸,再也没有人愿意开口反对。 曲宗居冷哼一声不再跟他说话,而是将矛头对准了一直没有开口的孟良荀:“老臣敢问荀世子一句,孟二公子真的合适?” 孟良荀淡淡开口道:“曲相爷这话问的有些荒谬,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有命,做臣子的只能遵从,而后兢兢业业办差。有那等闲心揪着别人不放,不如将自己分内之事做好。朝堂如战场 ,皇上是将,我等是兵,将之责是掌控全局,兵之责是上阵厮杀。曲相为官已久,德高望重,这些应当比仲之更清楚才是。” 曲宗居的脸被一股气硬生生憋成了绛紫色。 为了防止把他气死,孟良荀适当的闭嘴不再说话。 “好了,朕意已决,荀世子说的没错,朕是这天下之主,怎么用人朕说了算,至于众爱卿,还是各司其职做好本分的好。”话毕,对着一旁的赵来金道:“赐冕服。” 赵来金从一旁的小太监手中结果托盘,托盘之上是锦衣卫大都督的冕服玉冠。 鎏金白玉冠,黑色赤纹装。 孟良辰接过来之后便听皇帝道:“下朝之后便去崇明堂,好好替朕办差,下回你父王要再打你板子,自有朕护着你。” 众臣无语,只有孟良辰眉开眼笑:“谢皇上!” 话毕,皇帝又开口道:“昨日朕接到信报,太子率大军已经开拔,出了福州城,不日将还朝,长宁侯,定远侯,你们二位协助户部准备大军安置。此番军中有不少人需要再进一步,朕已经拟好了名单,礼部尽快拿个章程出来。”话毕,起身。 “退朝!” 赵来金的声音还在大殿回荡,金殿之上已经没有了皇帝的身影。 孟良辰看着那些不时的打量自己的目光勾唇冷笑。虽然锦衣卫名声不怎么样,奈何大都督一职品级够高,看着那些人的脸色,他几乎快要按捺不住笑出声来。 待人走的差不多了,他这才抬脚出殿,孟昌蔺几个便迎了上来,全都是在与他道贺。 “恭喜啊,辰表弟。” “表弟,你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孟良辰看着远去的舒相和长宁侯等人,叫上管长寅,又拽上孟良荀道:“等我去崇明堂卯个点,咱们去近水楼台弄一桌好好的聚聚。” 孟良荀失笑:“你喜欢便自带人去,我还有事情,去了反倒让你们不自在。” 他与孟昌蔺这些人从来都走不到一路,即便是为了阿辰也不会屈就。更何况他明白,阿辰不会躲在自己的羽翼下一辈子,他该有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