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初次交锋 (第1/2页)
“ 夜对于军营来说是无法安静下来的,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外面篝火燃烧的噼啪声,还有巡逻队伍来回的走动声。饶是这样,极度疲惫之下也依旧能睡的酣甜。 五更时分,点将台的战鼓急促的响起来,所有人几乎是睁眼穿衣一气呵成,而后以最快的速度朝校场冲去。 战鼓声不断,号角声绵长,远远的便看见几个身穿铠甲肩披战袍的人站在点将台之上。 孟良辰与小六和云十一交换了一个眼神,很快便混入新兵之中站好。 点将台之上,长宁侯,冠军侯,定西侯俨然在列,还有一个让孟良辰感到意外的人,太子孟九黎! 此刻他褪去一身红裳,身穿银白色铠甲,大红的披风在晨风之中簌簌作响。看他所站的位置孟良辰当下了然,显然,这一回点兵出征孟九黎会身居要位。 想想也是,太子名声赫赫,差的就是军功,没有军功的帝王,他日只能盘踞庙堂之上,如何威震四海。 当然,让孟良辰更意外的是他的身后居然站着刘衍之和刘河云兄弟。看两人的装束,此次出征怕是要一起走,而且两人还有了官职。 他嘴角勾了勾,六皇子的外家会与太子投诚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怕是皇帝也不能完全放心太子,想让这二人一道能牵制其一两分。 离的有些远,只能隐隐的看着孟九黎一张一合的在说话,却听不真切到底在说什么,而后便见士兵举着兵器呐喊:“必胜,必胜!” 呐喊声排山倒海如潮水一般,孟良辰自己也被感染了,跟着喊了起来。 五万人马,新兵有一万。 五千人作为左右先锋编制道老兵阵营里交给了刘河云和刘衍之,剩下的五千与大军一起随着孟九黎一道。 孟良辰很不幸,和小六云十一被弄到先锋营里。 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各自领了干粮便出了大营徒步朝南边赶去。 刘衍之和刘河云作为副将,又是先锋,自然是要打头阵,二人骑着马儿走在前头,为了配合士兵的步伐走的不快。 兵马行的是官道,路途平坦宽阔,二人在前头骑马并行,时不时侧目打量一番,而后骑马前行,比起后面两脚不停前行的士兵着实显得悠然自得。 刘衍之扫了一眼身后的士兵,黑压压的一串人头,并没有找到他想看见的人。 一旁的刘河云见状嘴角上扬,轻声道:“你还是这般沉不住气,他如今落到我们手上,你还怕他长上翅膀飞了不成?” 刘衍之冷哼一声:“那小子狡猾的很。” “再狡猾又如何?皇上一声令下,他不照样得乖乖进兵营?日子还长着,咱们慢慢玩便是,不要因为这么一个人乱了咱们的正事。” 刘衍之狠狠地嘘了一口气,事情要办,但是孟良辰他也要办。 敢折了自己的手,如今落在自己手里,哼,不玩死他自己跟他姓! (孟良辰:啊呸,想得美,老子是国姓,你咋不上天?) 京城到南边途经太原府,辽远,并州,而后能到达福州。 福州总兵胡守一是个四十多岁的大胡子,生的有点像戏文里唱的张益德,一把连环大砍刀不离手。 孟九黎带病在城外驻扎,留下副官张贯余,自己和胡守一一道随先锋营去了飞崖岛。 飞崖岛是福州靠海最近的一个小城,与福州城隔着一个半月湖,只有一条道可以通行。那里是大楚在南边的据点,也是海寇最猖狂的地方。冠军侯在那里守了十多年,海寇隔三差五的上岸肆掠,攻了无数回,却始终未得寸进。 然而南北水土气候有差,才来几日,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就拿着孟良辰来说,他自幼生于幽州,妥妥的北方人,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湿热。 从京城出发的时候是二月末,行军一个半月,如今四月中旬放在北方正是大地回春的好季节。可福州这边已经完全热起来,带着海水的湿咸,分分钟钟不是大风海浪就是瓢泼大雨。 铠甲之下他只敢穿一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