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心思不纯 (第1/4页)
烛光明亮, 柳停站起身,从他手里拿过包裹。 韩悯还以为他不想把衣裳给自己了,伸手想要拿回来:“师兄……” 柳停拍开他的手, 打开包裹, 将里边的衣裳抖落开。 “站直了。” 他提着衣领, 用衣裳在他身上比划了一下肩宽与袖长,又低头看看衣摆。 韩悯忙道:“特别合身的。” 柳停颇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分明就长了一些,师兄再给你改改。” “谢谢师兄。” 他将衣裳搭在臂上, 走到坐榻上,拿出一个装着针线剪刀的绣篓。 韩悯端来烛台,放在他身边。 “师兄什么时候会做这些了?” 柳停将衣裳铺在榻上, 用布尺量了尺寸。 “学宫里常有穷苦学生, 吃不好穿不好, 又不肯穿裁缝做的新衣裳, 我就特意找了一些便宜的旧布给他们做。不是什么好衣裳,不过他们肯穿就好。” 他将绣篓递给韩悯:“穿针。” “诶。” 韩悯在榻边脚凳上坐下,就着烛光穿针引线。 柳停量好了尺寸,转头看他穿针。 好几回也没成。 他叹了口气,从韩悯手中接过针线:“我来。” 他是已经做习惯的, 很快就开始给衣摆收边。 柳停盘腿坐在榻上,凑近蜡烛, 仔细地缝衣裳。 他问韩悯:“你是不是总在夜里看书, 把眼睛给熬坏了?” 韩悯赶忙否认:“没有啊,我就是不会做这个。” 柳停笑着摇摇头, 没有再说话。 不一会儿, 他就将衣裳重新改好了。 “你去试试。” 韩悯抱着衣裳, 走到里间屏风后。 柳停想要将绣篓收拾好, 又看见裁下来的一段布料,随手拿起来,缝了两针。 换好衣裳,韩悯提着衣摆,从屏风后探出脑袋:“师兄?” 柳停抬眼:“你来。” 柳停为人温柔儒雅,做的衣裳也是素净温和。 雪青的衣料,给韩悯做衣裳,舍得放量,宽袍大袖。 倘若有风吹过,便是最风流不过的。 韩悯站在他面前,抬着手:“好看。” “是。” 柳停将手里的布料往外一翻,就将其变作一条同颜色的发带:“还有三个月就用不上了,绑着吧。” “诶。” 韩悯将自个儿头上的发带扯下来,接过师兄手里那根,抬着双手,拢了拢头发。 柳停站起来,扯了扯他的衣襟,忽然想起什么:“你既没有穿过这衣裳,有个东西你知不知道?” “什么?” 柳停拉开他的衣带,韩悯不自觉后退一步:“师兄?” 他拽着韩悯的衣襟,从内袋里,拿出三张银票。 “你看,你果然不知道。” “这……” “平时看起来挺聪明的,怎么这就没猜到?” 韩悯绑好头发,傻乎乎地笑了笑。 他在正事上心思多些,于身边人,倒是从来都不留心眼儿。 柳停将三张银票拍到他手里:“给你罢,现在也不算迟。” “还是不要了,我现在又不缺钱。衣裳我穿走,银票就……” 话还没说完,外边传来敲门声。 江涣站在门外:“韩悯,我方才去恭王那边,圣上说,你要看卷宗,自己去跟他说。圣上不让我直接把卷宗拿给你。” 韩悯应道:“知道了,谢谢江师兄。” “不客气。”江涣顿了顿,转身离开。 韩悯瘪着嘴,有些丧气。 柳停摸摸他的脑袋:“怎么了?” “不想跟傅询说话。” “嗯?” 他总是习惯像从前那样,直呼傅询的名字。 韩悯改了口:“我是说圣上。” “他怎么了?又欺负你了?” “他这个人真是烦死了。” 韩悯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也不想跟柳停多说这些事情,便道:“天不早了,师兄,我先回去了。” “好。” * 这是韩悯回到永安城后,不在福宁宫睡的第一个晚上。 杨公公与柳老学官老友重聚,吩咐小剂子照顾好韩悯,就和老朋友说话去了。 小剂子原本要在外边守夜,被韩悯赶回去睡觉了。 韩悯写了两页书稿,也要上床去睡。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睡得着。 他侧躺着,盖着被子,蜷着身子。 柳家人还像他小时候那样待他。 他跟着柳老学官念书的时候,背不出文章,就被柳老学官带回来,背完了才能回去。 有时天晚了,派个小厮去韩家说一声,他就在柳家住。 他就住这间屋子,陈设都没有变。 韩悯枕着手,掀开素色的帷帐,看了一眼挂在银钩上的长剑,稍微安下心来。 但还是没那么容易睡着,他想了想,唤醒系统:“统啊,说说话吧。” “你想说什么?” “我今天看见老师,突然好想现在就把爷爷接回来。” “是吗?” 韩悯翻了个身,抱住锦被:“爷爷也应该过上这样的日子,养养鸟呀,和老朋友说说话呀。在桐州时,我最害怕的就是爷爷可能会忽然走了。” “那就快点把他们接过来吧。” “嗯,下次交书稿,我去问问葛先生,原先的宅子买下来了没有。也不知道院子哪些地方要重新修一修。” 韩悯睁着眼睛,想了想,又道:“统子,我们养一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