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香炉长剑【一更】 (第3/4页)
上衣裳,想出去找杨公公说说话。 外间烛光昏黄,杨公公正盘腿坐在小榻上翻书。 韩悯轻手轻脚地凑到他身边。 “你老在做什么?” 杨公公太过认真,被他吓了一跳:“你还没睡?” 韩悯摇头:“睡不着。” 杨公公往小榻里边挪了挪,用靠枕毛毯给他铺出一个软和的座位,让他坐下。 韩悯挨在他身边:“你老在看什么?” “还不是你爷爷,我也没给他写信,他非给我写信。他分明知道我认识的字不多,还故意写得文绉绉的。” “那我帮你老念念?” “不用。” 杨公公指了指面前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小册子:“你爷爷从前给我编了一本字书,都是上边的字,我比照着看就行了。” 韩悯撑着头:“唔。” 将烛光拨亮,杨公公继续看信,随口问道:“你又睡不着了?” “是啊。” “要不要吃点东西?” “不用,我不饿,就是想找人说说话。” 杨公公摸摸他的头发:“小可怜,明天再找老梁头过来看看。” 韩悯应了一声,不再打扰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盯着烛焰出神。 这样他会安心一些。 看着烛光也好,捱到天亮的时候也好,有一点儿光就很好了。 过了一会儿,杨公公将字书“啪”地合上。 “老韩头尽说废话,害得我浪费了一晚上看。” 韩悯笑了笑:“你老同我爷爷认识了许多年了吧?” “是啊。”杨公公回想道,“他那时抱着本破书就敢拦御驾,要不是我喊了一声‘住手’,他就被德宗皇帝的侍卫剁成肉泥了。他那本《治安疏》,最后还是我递上去的。” “那我爷爷肯定有教你老识字,连字书都编好了,你老怎么不学?” “嗐,那时候德宗皇帝的起居住行,都经由我手,哪里来的工夫学这个?再说了——”杨公公压低声音,“我要是学了这个,我就伺候不了三代皇帝了。” 韩悯恍然大悟:“你老可比识字的人聪明多了。” 杨公公轻笑,随后朝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韩悯掩嘴,点点头,轻声道:“我懂得。” 过了一会儿,他思忖道:“我下午听温言说,两年前我们家被抄家的时候,圣上把恭王府给烧了。我问傅询,他不告诉我。” “你不记得了?” “我一直以为是做梦来着。” “我也以为是做梦。” “啊?” 杨公公看了他一眼:“实在是太离奇了,我在宫里伺候这么些年,就没见过谁能把王爷的王府给烧了的。” 他回想了一下:“我记得,那天夜里,是恭王进宫向先帝告状,说今上把他的王府给烧了。然后先帝就带着侍卫过去,我也跟着去了。” “路上先帝就问他,今上为什么要烧他的府邸。恭王说,为了你。那时候恭王把你从先皇那里讨过去,圣上还在西北边带兵,夜里回的永安,还没进宫就去找你,先放了把火,把恭王府门口给烧了,他说——” 那时傅询一箭射落恭王府门前的灯笼:“本王找不到韩悯,这府里的人全都不用出去。” 而傅筌也刻意没让人救火。 所以那场大火,几乎烧遍半个恭王府,将王府正门烧成了灰。 杨公公继续说:“我跟着先帝到的时候,圣上已经找到你了。原本恭王把你讨去,只说做侍从使,我还以为,他与你从前有些交情,应该不会太难为你,谁知道他对你用私刑。你那时候都被折磨得没人形了,轻得一缕烟似的。我看着都心疼死了。” 韩悯道:“可是我分明记得,那火光是离得远远的,看也看不清楚……” 杨公公仔细想了想:“你那时候问他,那火光是怎么回事,是不是?” “是,那火光明明离我很远。” “你问完那话,圣上就把你的眼睛挡住了。他不让你看,你自然看不清楚。” 原来如此,韩悯恍然。 他的梦没有错,旁人说的也都没有错。 如同今日在马车里,他将帕子覆在眼前,那烛光忽远忽近。 原来是傅询遮住了他的眼睛,不让他看。 他小声道:“可是傅询从来没跟我提过。” 杨公公笑着道:“圣上一直不怎么会提起这些事情。” 韩悯转念一想,好像也是。 “他既然不想跟我说,就不要告诉他我知道了。” “好。” 韩悯抱住杨公公的手臂,挨在他身边,没有说话。 杨公公摸摸他的脑袋:“所以你回来的时候,我才跟你说,圣上爱惜你的才华,你不会走的。” 韩悯抬头问道:“那他后来被先皇罚了吗?” “自然是罚了的。先皇怪他忤逆,让他在紫宸殿外跪了一天,正巧那天上朝,文武百官都从他身边经过,不敢抬头也不敢低头,更不敢看他。他倒是跪得稳,一动也没动。我看着又心疼死了。” 韩悯记得,那时候被带回去之后,他昏昏沉沉地在床上躺了很久。 彻底清醒过来时,傅询已经回来了,还说他昏迷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