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节 (第2/3页)
…… 第八天,索额图冒出来,说:“可以将尼布楚一带让与俄国,以石勒喀河、鄂嫩河至音果达河一带为界。” 还说:“我见戈洛文强要以黑龙江为界,态度强硬至极。皇上临走有交代,若和谈不顺利,初议时,仍当以尼布楚为界,小小的让步也可以。” 保康定定地看着他,看得他眼睛发飘额头冒汗,保康直接从椅子上飞起来,一拳头打出。 ………… 一个月后,准格尔那边有朝喀尔喀动兵的迹象,戈洛文的胆气又起来:“沙皇陛下表示我们可以退步,中国士兵全部撤出中西伯利亚地区和霍克次克海。北面以注入石勒喀河的格尔必齐河为界,南面以额尔古纳河为界。” 保康:“要打就打。” ………… 两个月后,戈洛文气急败坏:“……北诺斯山与南支之间北到北冰洋、东到白令海峡,包括勘察加半岛和整个乌第河流域在内的广袤疆域,可先选定为待争议地区,共同属于中俄两方。” 保康:“这些本为蒙古人居住地区,蒙古人现在归附中国的大清朝廷,地盘就都是中国的。于喀尔喀毗邻的外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霍克次克海、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以东……全部都是中国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知道中国汉朝汉武帝打到哪里吗?知道唐朝的藩属国包括哪里吗?知道元朝忽必烈的故事吗?” ………… 沙俄崛起,急切需要地盘扩张,戈洛文担心回到圣彼得堡被沙皇陛下砍脑袋,坚决不让步。 欧洲耶稣会的人发现他们在大清传教没有干政的希望,又因为沙俄人对耶稣会的认同,虽然沙俄大多信奉东正教,他们的心也偏了,更何况,他们还在私底下接受了戈洛文很多贵重的礼物。 索额图在这小半年过的非常不如意,特别是来到黑龙江后,皇上一改之前急需和谈,一改之前“可退让尼布楚,以额尔古纳为界”的态度,明珠还大声附和,又有回到当年明珠大力支持皇上消藩时候的光景,他就特别着急“立功”。 可是不论你们什么需要,怎么苦衷,保康的态度坚定。 管你来软的,硬的,弯的,直的,总之就是一句话:“这些地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他还摆出来一份份文件,声明蒙古金帐汗国曾经和清太宗皇帝,清顺治皇帝称臣,有文书为证;声明金帐汗国在灭亡之前也还留下文书,表示其地盘和百姓都归大清。 一手挥舞着“古老的文书”,一边眯眯着眼睛得意洋洋地笑:“所以哥萨克地区,也是中国的哦。” 奶声奶气的小嗓门清脆响亮,响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响沙俄所有谈判人的心尖上。 谈判僵持。 ………… 炎热的夏天来临,天气的闷热让人的心情更不好。有的人乐悠悠地看热闹,有的人积极出主意,有的人“非常着急”。索额图顶着还没消掉的黑眼圈和太子谈过一次后,就连太子都着急起来。 太子是真的担心:“万一准格尔和沙俄联手打过来,我们就是腹背受敌。” 可是保康一梗脖子:“打就打,不怕。” 保康就是寸步不让。 准格尔大军开始朝喀尔喀进攻,“恰好”皇上因为熊儿子谈判的姿势,实在是不放心去木兰围猎承德度假。皇上还留在喀尔喀没走出喀尔喀,皇上退回来领着他的大军和喀尔喀大军,直接和准格尔打起来,打得火热。 皇上和噶尔丹隔着两军人马,在各自的阵地上遥遥相望,身边是炮火连天,烽烟弥漫。 沙俄将他们其他地方的兵力都调过来,陆续朝“他们的远东”增兵。保康在战场上“一马当先”“一飞冲天”“一挥胳膊”“一声呐喊”:“中国的儿郎们,为了我们的家园,扔啊————” “啊”字的尾音长长久久,将士们扔出来的新式雷爆发出来的轰炸声,也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