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节 (第3/3页)
们出嫁后都亲政一方,统领一方,玄烨真没想过她们监国。” 皇上呆呆的,皇上表示他是真的冤枉,他是真的委屈。 师祖表示理解。 “公主们学习,一开始是保康的主意。保康在五台山长大,没有多少‘男女有别’的意识。保康喜欢五台山上的女子们和儿郎们一样能干,像星辰一般摇曳多姿、绚丽夺目。他对京城的规矩很不适应。” 不适应,有的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有的人改变其他人适应自己。保康从自己身边开始改变,提议姐姐妹妹们都一起学习,和哥哥弟弟们一样的学习。 皇上表示他没有怪责熊儿子,他理解熊儿子,他乐意宠着熊儿子;皇上重重点头,他汗阿玛能理解这一点没责怪他,把他感动的眼泪冒出来。 师祖:“……”表示满意,接着说道:“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儒雅稳健,草原文化雄悍刚烈。大清进关,吸取元朝的教训,积极融入中原文化,这是对的。可有一点无法忽视,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目前的交流、碰撞、融合……” 师祖和皇帝细细讲明白,这是交流、碰撞之后的融合,不光是矛盾。融合的过程,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不是一边培养所有的皇子们,一边册封太子。 大清进关,除了关外人和关内人的矛盾,各种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之外,还有恰逢全球大航海结束,世界大变化…… 作为一个“恰逢其会”的皇帝,你要不想做昏君,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再谨慎。 皇上还是点头,皇上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之前所有关内外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经验都不适用,只能他们自己摸索方向和方法。 不过有此,皇上又想起来永陵前,他汗阿玛和他熊儿子的对话,皇上特想知道。 师祖:“阿弥陀佛。未来已经改变,皇帝知道,又如何?” 皇上:“……” 皇上赌气:“玄烨要知道。” 师祖:“……” 师祖觉得,小徒孙长到皇帝这个岁数,脾气上来也差不多这个样子?师祖想起小徒孙心软,终是开了口。 我身不残,国祚不灭?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皇上眼睛瞪圆,随即脸色发白。 十个皇帝,差不多二百年国祚,这虽然有点短,可也大约在皇帝的接受范围之内。可这最后一个皇帝,不光是残疾,还被囚禁,囚禁在东北老家?! 皇帝都被囚禁了,大清会怎么样,满洲百姓会怎么样,皇上都不敢去想。可这样的情况,作为皇帝还能苟活着?崇祯皇帝都能知道国亡身死! 皇上气得脸色发青,身体摇晃,胸口窒息一般的痛苦。 皇上认为,这一点儿也没有爱新觉罗家的儿郎血性。 皇上认为,哪怕你和成吉思汗的子孙一样,逃回老家也行,至少还有自由。 皇上无法接受大清这样的结局。 “……真的改变了吗?” “嗯。” 皇上的眼泪哗啦啦出来,哭得好像一个小孩子。 又哭又笑的,表情奇怪至极。反正在他汗阿玛的面前,他也不需要在意什么,只知道,自己一颗心好似油锅里翻滚一般的煎熬。 ………… 皇上被这件事情打击的,彻底没了精神气。 他越想找到“正确”的未来方向,越感觉自己困在重重迷雾里面,眼睛看不见,声音听不见,周围一个人也不见,孤单单的一个人,被迷茫和恐惧笼罩。 白天处理政务,赏风看景吃喝玩乐,一副“身在这里心不在这里”的样子,恍恍惚惚的。 时不时还来一个“眼睛发直”,别人说话说三遍他才稍稍回神,问你都说了什么? 皇后娘娘担心皇上病了,请太医,太医说皇上龙体安康;文武大臣担心皇上被之前的事儿气到了,一时都心软,都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还和皇上置气,害得皇上这般模样,齐齐找皇上痛哭不止。 皇子们都纳闷儿,也担心他们的汗阿玛,不玩也不闹了,天天守着他,就是保康知道他汗阿玛没事儿,可也担心他这个状态。 公主们也特孝顺,笨笨地拿针给他们的汗阿玛做鞋子,做荷包,唱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