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家小和尚_第1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节 (第1/3页)

但保康也知道,师祖和石溪道人说的,都是事实。
  保康没奈何,保康发现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还是不是佛陀,“普通人”心里头憋闷加上火气升腾,却无法直接去和郑经对打,他就一边催大船队全速前进南下,一边领着人在东海海面上大肆闹腾。
  海盗藏起来不来惹他他能主动找上门,不光黑吃黑劫财劫人,还拿着皇上给他的那个“如朕亲临”的小牌子指挥当地官府和当地驻军行动,比如押解这些海盗去审理定罪,比如吩咐浙江巡抚和福建巡抚全力配合他。
  “投降不杀。不投降格杀勿论。”
  “朝廷清理海路,凡和朝廷对抗者,视同叛国。”
  “保证不连累你们岸上的亲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
  一边喊着话一边行动,龙旋风一般横扫八方,打下来海盗团伙后就直接派浙江水师和福建水师值班巡视海面,还给水师制定规矩,巡视路线,还亲自带着人找去当地人开办的家族港口摆开阵势,敲锣打鼓地喊着要收税,收税!
  “这些年来欠的税款通通补上!补上!其他的,比如走私,比如和葡萄牙人、英吉利人倒卖大清货物等等,记下来后议,先把税款补上!”
  内容非常正义,可这话一听就是小孩子打架放狠话。
  师祖和石溪道人由着他闹腾,其他的侍卫们都是一边哄着一边乐呵呵地跟着闹腾,沿海官员也由着他这位小祖宗闹腾,当地驻军和当地水师不光是全力配合,面对自己的功劳和以后的行动方向,高兴的做梦都能笑醒。
  短短三天,沿海的各种势力被这么一通乱拳打懵。
  这作风,是官方?还是海盗?
  收税是什么?以往官府要么是要贿赂,要么是来查封,第一次遇到有人来说,要税款。
  亲娘啊,他们宁可被要贿赂。
  根据小大师的税率算法一算算,这个税款,比他们交纳的贿赂还多一倍!不止!
  可是快乐大师只管闹起来。第四天大船队到达福建沿海和小琉球遥遥相望,却无法上岛,保康气得举着山西大喇叭亲自喊话。
  “父老乡亲们,站起来!税收是国家的主要支柱——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嬷嬷——税收是我们为文明付出的代价——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避税与逃税的区别就是监狱围墙的厚度——”
  “父老乡亲们,站起来!心似秤执法公平平似水,人如镜自律廉洁洁如玉——征为国纳为国征纳一心,取于民用于民取用一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身正、心正、人正、事正——有请父老乡亲们积极纳税,有请父老乡亲们积极监督和举报税款使用——”
  沿海的父老乡亲们:“……”小大师到底是小哈哈哈哈。
  哪个当官的不为发财,他们要是当官了也这样不是?他们作为父老乡亲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只要不是太可恨地为祸百姓的官员,他们都支持,大力支持。
  没错,他们就是这么卑微。
  没错,他们就是站不起来。
  保康:“……”生气嗷嗷。
  保康一面吩咐侍卫们天天举着大喇叭喊收税,一面让人在整个沿海敲锣打鼓地喊。
  “闽浙总督姚启圣,任通州知州,对当地不法土豪士绅执法杖杀,弃官而归家。顺治二年,官居福建巡抚之职,郑成功和荷兰人打仗,同为华夏同胞,他大义资助其粮草。
  康熙二年,授广东香山知县,前任因负债数万银子下狱,府库亏空无力赈灾,姚启圣代为偿还。
  ……官场沉浮然一颗忠君报国之心不变。康熙十三年,耿精忠于福建起叛,叛兵入浙江境内,温州,及台、处州诸属县失陷。姚启圣与子仪募健卒数百人赴亲王幕下效力,亲剿平紫山土寇。
  ……这就是我们的姚启圣总督,在平定三藩之乱有大功劳,在朝廷收复海澄、金门、厦门中也有大功劳,不贪污不受贿,官居一品,加封太子太保,予骑都尉世袭,加一云骑尉,敢于提拔人才,不拘一格提拔人才……”
  一生做官以执法严明着称,性爽朗,家产丰盈却视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