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宫殿墨染 (第1/2页)
三日后,李淮整顿兵马出征了,他的一位正妃一位侧妃都在城门口为他送行,唯独他最爱的墨妃却留在府中。 一时之间,百姓又有了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这位墨妃可是曾为燕王跳过望星楼的,由此得知,她该是个不安世俗的。 燕王出征,她却不出来送行,更印证了她这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怪不得燕王殿下对她这般宠爱。 也有人说她这是恃宠而骄,于是这两拨人开始明里暗里得吵了起来。 彼时的菡萏院,那位使得百姓争吵的当事人正闷在被褥里睡回笼。 良夕焦急得过来试图叫醒她,“娘子,您当真不去送王爷吗?王爷此刻大约快出城门了。” 萧青烟被她唠叨得烦了,打算换个睡姿,谁想这么一动,却惹得她浑身酸痛,她暗自咬牙,愤然道,“不去!” 良夕还想再劝,但看自家娘子如此劳累的模样,也只好作罢。 一想到这几日王爷日日宿在自家娘子房里,该说的话应当都说过了,既如此,那送与不送也没甚区别。 她给萧青烟掖好被子,柔声道,“那娘子再睡会儿,这会子厨房的点心还未好,等好了婢子再给您端来。” 萧青烟埋在被子里,嗯的一声点点头,算是回应了她。 良夕出去之后,她才从被子里钻了出来,这才发现她的脸红的仿若是天边的云霞,一直晕染到她的耳后。 她长吁一口气,暗自用手扶住自己的腰,疼得咬牙,她本想将李淮臭骂一顿,可一想起此行漠北也不知福祸凶吉,也只好将满腔的愤怒憋了回去。 只是她以为,这几日能够好好歇息一番,谁想李淮才出京不到十日,李俊就以帮萧若华筹备寿宴的名义,将她、林璇以及齐茹儿召进了宫。 离萧若华的生辰还有三个月,她们又是燕王的家眷,此时被召进宫,着实有些微妙。 按理说,萧若华是后宫之主,自是由太子妃操持她的寿宴,而今王诗柔还未醒来,作为妯娌,进宫帮忙操持的理当是林璇才是。 她与齐茹儿只是燕王的侧妃,从身份与地位来说,都是没有资格参与萧若华的寿宴筹备的。 所以,李俊此举的用意,分明就是在防李淮! 林璇倒是很乐意做此事,一入宫便去了林妃那里,咨询萧若华寿宴需要筹备的东西,顺便与林妃说说体己话。 而齐茹儿一入宫则是去了萧若华宫里,是以一时无处可去的她被寺人领进了一座看上去已经荒废了许久的宫殿里。 宫殿虽然已经被打扫得很干净,屋子里一直弥漫着淡淡的芙蓉香,萧青烟眉头微微一簇。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当年她与李俊私会的宫殿离这座宫殿只隔了一条甬道。 当年为了方便与她相见,李俊特地选了一座与甬道相隔的殿宇,一来方便相会,二来也方便两人离开。 深宫小娘子,一入宫侍奉的便是能当自己父亲的老皇帝,没有见过世面,更没见过多少俊朗少年,初初见到一个向她献殷勤,对她驱寒问暖无微不至照料且血气方刚的男子,谁人不会心动? 她确实是心动的,她还曾想过同他远走高飞,远离宫中的是是非非,可他说男人要有志向,他的志向便是天下太平! 可惜他的身份无法实现他的抱负,这是他此生最遗憾的一件事。 于是,为了他的志向,为了他的抱负,她甘愿顶着那些骂名,帮他扫除了所有障碍。 谁想,那个站在芙蓉池旁信誓旦旦对她宣下海誓山盟的男人,最终竟将她送去了君宝山,成为了一个祭品! 永世不得超生啊! 有时,回忆起那些往事,她总怨恨自己,为何会这么蠢笨!当李俊将萧若华宣进宫时,她就该看出其中端倪了。 可是她没有。 当萧若华诬陷她残害后宫的那些娘娘,他审都没审,便要治她的罪时,她也应当醒悟的。 可惜她没有。 后来萧若华当上了皇后,而她却背上了魅惑君主、残害忠良、祸害龙子的罪名,被砍断了双腿,打入了冷宫。 她依旧没有醒悟,甚至对李俊还存有一丝幻想。 直至死前她看见那支从李俊手里射出的穿云箭。 她的骑射无论是与娘子比还是郎君比,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她知道,射那支箭时他有多毫不犹豫,干脆利索。 她终于醒悟过来,他要的是她的死!什么真情,什么海誓山盟,全都是放屁!在他眼中根本一文不值! 可一切都晚了! 也不知是上天怜她,还是地府不收她,终究还是叫她重返了人间。 而这一回,她再也不会这般蠢笨了! 绝不! 寺人将她引进殿中,笑着冲她行了个礼,他的笑仿佛镶嵌在他的脸上,一时分不出是真心还是假意。 “陛下重视燕王殿下。墨妃娘娘又是燕王殿下所重视之人,是以特命奴将墨染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