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霸主_第一百七十二章 农本商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农本商末 (第1/2页)

商人的积极,带动了扬州的氛围。
  有了商学院后,他们甚至可以静下心来学习。
  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刘可要求各位老总分享自己的贸易趣事。
  比如说如何起家,赚的第一笔大钱拿来做什么了……
  一时之间,商学院被民间传得神乎其技,不少小商贩都怦然心动。
  当然,也引起了反弹。
  “子敬,最近很忙吗?”荀攸不经意地问道。
  “一直以来,不都是如此吗?”鲁肃叹了一口气道,不过他也是乐在其中,刘可给了他假期,他都拒绝了。
  “唉……”荀攸也突然闷闷不乐。
  “有话就直说,别要说不说的?”郭嘉看不惯道。
  大家都共事这么久了,还把自己当外人!
  “既然奉孝都这么说了,那有事就是他兜着,放心大胆地说!”鲁肃来了兴趣,顺便腹黑了一把。
  众人停下手中的工作,等待荀攸开口。
  荀攸内心挣扎了一下,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最近的商会,闹得沸沸扬扬啊!”
  陈群原本一脸认真,现在表达了他的失望,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主公认真做的事,还有不成功的吗?”
  “问题恐怕就出在这里了。”郭嘉一眼看穿了荀攸的心思。
  嗯?
  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
  陈群做好了聆听的准备,这可都是前辈的经验传授啊。
  “主公重商,绝非好事!”荀攸道,为了观察大家的反应,他左顾右盼,好像要找到支持者。
  这无异于一次变法,与商鞅的思想相悖。
  统治者仅有政治上的人身控制还不足以控制人们的意志,必须辅之以经济手段才行。
  最突出的办法就是“弱民术”,也就是在政策上重农抑商。
  国内民族就是被这样的思想禁锢了两千多年,这是治国的不二法门。
  就是让你穷,还要让你傻。
  但是,这绝对是利于统治的。
  所以,荀攸才会说,刘可重商,不是好事。
  陈群一下子瞪大了眼睛,这种事情可不好发表意见。
  作为士族,他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不愿意商会发展起来。
  “恐怕这就是主公不找我们商议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我们一定会反对,哈哈!”郭嘉笑道。
  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没有发表任何观点,既不说重商好坏,又迎合了荀攸,所以还是很圆滑的。
  陈群不由得佩服,看来自己还是很嫩啊。
  “主公做事,肯定有他的道理,公达若是不服气,可以找主公辩驳!”鲁肃道。
  反正鲁肃肯定是不会反对的,作为大总管,他知道商会每年交的税,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是农税的几倍之多。
  他有什么理由反对?
  而且主公成立商会,让他们互相监督,谁敢逃税?
  或许鲁肃的话很不客气,但是也正因为刘可平易近人,他才会这样说。
  不服就去辩论,谁怕谁啊?
  他没少找刘可麻烦……
  这都是刘可逼的。
  但是荀攸不一样,他做事讲究规矩。
  “公达有事不要憋在心里,主公又不是猛虎,怕什么?”郭嘉也鼓励道。
  他的思想是很开放的,商人也好,农夫也罢,只要好好遵守规矩就行了,随便主公怎么折腾。
  荀攸目瞪口呆,这都是什么人啊?
  一言不合就怼主公?
  然后,荀攸看向了陈群。
  陈群这个人,年纪还小,温文儒雅,应该不会提出过份的建议吧?
  荀攸看过来的时候,陈群就开始紧张了,他现在都是在鲁肃帐下做事,还没有独立处理事情的经验啊。
  我还小啊!你不要逼我啊!
  看在同为颖川老乡的份上,就给你一个建议!
  “为何不上书呢?”
  荀攸一听,不错啊,他没有胆量去找主公,但是可以把想法写下来。
  “好主意!”郭嘉和鲁肃都赞同道。
  于是,荀攸洋洋洒洒写了一遍文章,劝说刘可“重农抑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