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陈宫 (第2/2页)
治理,辅以儒家的仁义。曾言:不可因为言语之过、自身喜好等加害百姓!”刘晔道。 陈宫也听出来一些意思了,并不是不可以强行安排,只是刘晔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让百姓和东阳侯都满意。 可是,让三十万“刁民”满意,何其难也。 刘晔也不隐瞒,直接道:“东阳侯帐下人才济济,想要出头着实不易!这一次安置百姓,就是对我最大的考验。” 陈宫拱手,表示自己理解,但是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子扬,正因如此,你才魔障了啊!” 刘晔不解,道:“公台有何教我?” “既然下不了决心,此事为何不上报,请东阳侯定夺?”陈宫道。 刘晔一想,确实可行,拖下去,反而更加不利。 毕竟,现在的情况和以前不同,以前只要有吃的有喝的有住的,百姓就会满意。 洛阳百姓的追求更多,他们不可能满足这样的条件。 但是满足他们的条件,对其他人何其不公? “公台,可否陪我一起去见东阳侯?”刘晔邀请道。 陈宫心里一惊,他知道刘晔是要举荐他了,这不是他朝思暮想的事情吗? 千里迢迢南下,就是为了投靠东阳侯! 刘晔见陈宫点头答应,也很高兴,毕竟他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陈宫这样的贤才,主公一定会很喜欢。 果不其然,刘可隆重地接待了刘晔和陈宫。 三人天南地北地聊了一会儿,刘可对陈宫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道:“公台可愿意留下助我治理扬州?” “多谢东阳侯,只是在下之前在曹操帐下做事,恐怕会……”陈宫欲言又止道。 刘可明白,不就是怕自己和曹操交恶吗? 不过这都是小事! 曹操现在老实得很。 “既然主公愿意接纳公台,自然考虑到所有情况,所以,公台不必忧虑,说出自己的本心即可!”刘晔在一旁催促道。 刘可也点点头,对刘晔的助攻非常满意。 陈宫当即叩首,拜刘可为主公。 刘可扶陈宫起来,道:“我帐下,又多一员大才,可喜可贺啊!” 陈宫感动得不能自已。 刘晔苦笑一声,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了。 说着说着,刘晔就汇报了洛阳移民的安置工作,并向刘可请示。 刘可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竟然还有不感恩的百姓? 百姓的需求在提高啊! 看来,扬州的发展还跟不上洛阳百姓的生活状态,对于刘可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 自己还需要努力啊! 不过,这不代表刘可会纵容洛阳百姓的行为,既然到了自己的地头,就是自己说了算。 陈宫见到刘可面色阴晴不定,生怕有雷霆万钧之势落下,那就太可怕了。 “将这三十万人拆分成两个部分!”刘可道。 刘晔和陈宫都竖起耳朵倾听,刘可接着解释道:“第一,将至少十万汉民迁徙到交趾,给予他们应有的田地与地位。第二,剩余的百姓,自建洛县,只提供粮食,让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好大的手笔! 刘晔都不由得惊叹了,主公这两个安排,就是排山倒海。 “公台就暂时为洛县县令,但是不要管理,只负责加强法纪和引导百姓,让他们自己管理。”刘可道。 不管事的县令?自己管理自己的百姓? 这两个任命,刷新了陈宫的三观,不过他可以想象得到,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局面。 洛县百姓要么发奋图强,将自己发展起来,要么投奔各地,慢慢流浪。 陈宫从里面看出了,刘可治理刁民的决心。 你们想要什么,自己努力,能拿到多少就是多少! 若是努力都不肯,你将一无所有。 洛县百姓为了那一寸土地,将会斗得头破血流。 只有这样的争斗多了,他们才会感受到官府的作用。 陈宫预感得到,自己这个县令责任多么重大。 “若是有德望着,借此机会圈地,又当如何?”陈宫问道。 “既然你是县令,就代表着官府,可以推翻,至于什么时机介入,就看你捕捉能力了。”刘可道。 刘可的方针就是,先画一个大饼,让他们乱起来,然后官府再收拾乱局。 真当逃过了董卓一劫,就可以高枕无忧吃扬州这个狗大户的了? 痴心妄想! 对于扬州,他们可没有一丁点贡献。 刘可要的,只是安分守己的顺民,连劳动都不肯,还不如直接饿死他们。 等他们叽叽歪歪分配好利益,其他分出去的洛阳民众,早就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