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扩军 (第1/2页)
会稽和豫章收编了将近两百万山越之民后,吴郡和丹阳郡也纷纷效仿,招揽了一批山越,只不过这两地没多少山越,人口增长得也不多。 就这样,扬州的人口暴涨到五百万。拥有地瓜和玉米这两样粮食,刘可一点也不慌。 倒是各地太守忙得脚不沾地,人口多了,总不能一直住在草棚里。而且,田地也不够种,开荒也变成了头等大事。 刘可一回到东阳,鲁肃就来诉苦了。 “主公,不能再批了,府库快要没钱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是这个道理。 刘可一看会稽和豫章两郡穷苦人民这么多,就一直拨款。 鲁肃就苦逼了,刘可就签了字,文书最终还是交到他手里,看着好不容易积攒的一些家底,又全部败光了。 那心情可想而知。 “都在搞建设,没钱怎么行!”刘可不负责任地道。 鲁肃不由得嘀咕,这些投资,没有两年的税收是赚不回来了。 “真的没钱了……” “没钱去找赵雨要,应该会有一些家底。”刘可道。 “可是,主公不是把刘家和扬州府库分开了吗?”鲁肃不解道。 “打欠条会不会?到时候府库有钱了,再还就是了。”刘可道。 “会不会太丢人了?”鲁肃小心翼翼地道。 “我从左口袋倒腾到右口袋,谁敢说闲话?”刘可霸气地道。 花自己家的钱,还不行了? 更何况还打了欠条。 况且,刘家买了一些地皮后,生意也就没怎么扩张,储蓄还是有一些的。 最重要的是,他要扩军,没有钱玩个锤子啊! 去会稽只带了两万兵,那是不得已,谁不想带着几十万大军出去抖威风。 扩军,永远是吃饱饭后的第一条。所以,当刘可的扩军命令下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反对。 先说说各地的守军,由于之前安排的是一万人,结果连个造反都镇压不了,这怎么行。 会稽太守张昭,带兵都督管亥,守军扩充到三万。 豫章太守张纮,带兵都督廖化,守军扩充到三万。 吴郡太守周昕,带兵都督糜芳,守军扩充到两万。 丹阳太守虞翻,带兵都督藏霸,守军扩充到两万。 庐江太守诸葛瑾,带兵都督吕范,守军扩充到三万。 九江太守糜竺,带兵都督甘宁,守军扩充到三万+三万水军。 广陵太守鲁肃,守军五万。 这样一来,一共养了二十一万守军。加上人口的增长和人民财富的积累,各地税收养这些兵力完全没有问题。 甚至更多的军队都养的起,但是刘可考虑到生产力的事,做苦力没有男人怎么行? 说实话,这些守军平时还肩负着屯田重责,所以算不上真正的正规军。 其中人事变动最大的就是庐江了,刘可胆大地任命了一个年轻的太守诸葛瑾,他的能力是足够的,完全能够胜任。 而荀攸早就想回到中枢了,说实话,他更适合搞阴谋。 高顺也是一样,不想待在地方,强烈要求归队,刘可就直接任命了吕范。 吕范在抗击山越斗争中,表现不错,功劳很大,本不至于一下子升这么高,但是他运气好啊。 有的时候,运气这种东西真的算不准的。 接下来就是重要兵团的改革,刘可打算让骑兵单独成军,于是就分成了虎卫军、东阳军、扬州骑三军。 说实话,一个南方兵团,能发育出这么强的骑兵,刘可是非常骄傲的。 虎卫军统帅依旧是赵云,麾下校尉陈横、张英、樊能三人,此次扩军到五万人,混合兵种。 扬州骑统帅为太史慈,副统帅为张郃,此次扩军为五万人,其中有五千重骑兵,其余为轻骑兵。 东阳军统帅由刘可亲自担任,其中射声营两万人,除了弓箭和元戎弩,还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