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节 (第1/3页)
??瑞生也不以为然,带着画作和陈金虎回了县城。 ??到了精画馆,瑞生就将画作呈了上去,其他人也不例外。 ??此次考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题外考,一个是题内考。 ??题外考就是利用这一个月时间回家准备。 ??题内考就是在精画馆广场举行,同样的考题,同样的时间,类似于科举考试。 ??此次参与评审的评委已经到了精功馆,他们都是这方面的翘楚。 ??他们分别是本地县令,本地知府,三位宫廷画师及精画馆四位老先生,一共九个人同时评审。 ??画的好坏分为四个等级:甲乙丙丁。甲代表优秀,乙代表良好,丙代表合格,丁代表淘汰。 ??得甲最多的学徒名次排得最高。 ??题外考和题内考的成绩各占总成绩一半。 ??现在这些评委正在馆长书房欣赏这些学徒们交上来的画作。 ??古代画分为很多个技法。而精画馆由于是吴道子所创,他开创“兰叶描”,学徒们主学的自然也是这个。 ??而崔郸的作品就是其中翘楚。 ??知府拿着崔郸的画作,连连赞叹,“此子虽年幼,笔法尚且稚嫩,却已有先师祖八分精髓,假以时日必能延续画圣之名。” ??吴道子死后,画圣之名就由他的徒弟延续,到今天接替画圣之名的正是皇上最喜爱的画师崔岭。 ??崔岭是崔郸的祖父。崔郸自小就得崔岭亲传,教他背诵口诀、研色,甚至让孙子临摹他的画稿,或者依照他的吩咐去填染色彩。 ??崔郸耳濡目染,今年不过十七就能得八分精髓,将来成就只会更高。 ??其他人凑过来,也是连连赞叹。每人都给了一个甲字。 ??知县有意吹捧知府,“还是大人慧眼如炬,一眼就看中此子的才华。想必今年头名就是此子了。” ??李立盛捋着胡须,神秘一笑,“那可未必。这几年,我在外面寻觅不少良才。崔郸天份绝佳,可其他学徒也不差,大人还是全部看完再作定夺吧。” ??知县一怔,难不成还有人比崔郸还厉害。 ??精画馆的几位先生也都点头附和,“是啊,比崔郸画得好的还真有一个,咱们今儿就考考各位的眼力。看看你们能不能寻到了。” ??三个宫廷画师被挑起兴趣。再加上他们爱才心切,便一一看去。 ??其实也不用他们仔细寻找,因为瑞生的画在所有人里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世人画山水,几乎全是浓淡相宜,以虚带实,侧重笔墨神韵。 ??可从来没有像瑞生画的山水,用的是朴素淡雅的“白描”,可你要说他不是兰叶描又不对。 ??因为他是从画圣“不以装背为妙,只以墨踪为之”的白画发展而来的。 ??虽然瑞生的笔画有些地方处理得太过刻意,但是用笔的层次变化就能画出山的立体感,绝对是一大创新,而且还是居于兰叶描的创新。 ??在座的都是画中高手,自然明白瑞生这一画法等同于开创了一个新的技法流派。 ??他不是像画圣,他是新的画圣。虽然这技法还不怎么纯熟,但是等他多加练习必将名扬天下。 ??毫无疑问,大家将甲等全部投给了瑞生。 ??三天后,正式比赛,此次考试题目是马。 ??所有学徒的考桌围成一个圆,马奴牵着